定西,通稱“隴中”,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歷史悠久,文化旅游資源豐富。自戰國秦置隴西郡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是黃河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馬家窯文化命名地,李氏尋根祭祖地,齊家,寺洼、辛店等史前文化交匯地,全國重要的書畫作品集散地。素有“千年藥鄉”“天然藥倉”“中國當歸之鄉”“中國黃芪之鄉”“中國黨參之鄉”“中國馬鈴薯之鄉”的美譽。
近年來,定西市把發展文化旅游作為追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積極挖掘旅游資源,開發紅色旅游、書畫旅游、溫泉度假游等多種旅游項目,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文化游、避暑游、冰雪游、康養游、紅色游、鄉村游融合發展,讓文旅多點綻放、全面開花。文化旅游已成為潛力最大、最具活力、最具成長性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定西人文歷史悠久、自然資源獨特。近年來,定西市從夯實景區硬件設施、提升服務品質、豐富產品業態、提升文化品位等各方面發力,大力推進國家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作,目前A級旅游景區從數量到質量均得到有力提升,現有A級旅游景區29個,其中4A級旅游景區8個、3A級旅游景區9個。
定西市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文旅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協同,根據地方生態稟賦,探索形成差異化的“兩山”雙向轉化模式,促進生態優勢與紅色基因、人文底蘊等因素的良性互動。
定西市還不斷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相繼建成定西大劇院、定西市圖書館、定西市體育運動中心、許鐵堂秦腔劇院并投入使用。建成縣級文化館鄉鎮分館119個、圖書館鄉鎮分館115個,全市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分別達到1887個、92個,基本實現全覆蓋,鄉鎮和村級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站點達到118個。
近年來,定西市先后制定印發了《定西市鄉村旅游示范村建設實施方案》《定西市加快鄉村旅游發展實施方案》《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定西市“十四五”文體廣電和旅游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確提出大力發展以農耕文化為魂、田園風光為韻、村落民宅為形、生態農業為本的鄉村旅游,推進鄉村觀光旅游向鄉村休閑度假和生活體驗轉型升級,以游興村、以游強鎮、以游富民,全面提升鄉村旅游發展質量和服務水平,把鄉村旅游培育成為全市旅游產業最活躍的業態和最重要的增長極,為鄉村旅游高質量快速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定西市通過積極參與“隴上鄉遇”品牌構建,依托農業生產過程、農民文化生活和農村風情風貌,不斷提升打造具有鄉村旅游影響力、社會認知度和品牌知名度的示范典型村,2021年以來,共推薦申報25個村納入到全省文旅振興鄉村樣板村名單。大力發展農家樂、旅游民宿,全市現有農家樂373家,當年新增30家;已建成旅游民宿29家,在建5家。持續開展鄉村旅游及相關旅游業務知識的培訓,不斷加大鄉村旅游發展力度、提升發展質量。
同時,定西市還積極推廣鄉村創客引領模式、民俗村模式、田園綜合體和特色小鎮模式、景村一體化互補共建模式、美麗鄉村模式、鄉村+非遺模式、寫生基地模式,著力培育精品鄉村旅游目的地。借助各類電商平臺,加大鄉村旅游、民宿客棧、民俗演藝等產品營銷,實現群眾在家門口增收。
下一步,定西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將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深度挖掘李氏文化、馬家窯文化、渭水文化、書畫文化、紅色文化以及隴中特色飲食文化等遺產,加快通渭翰墨文化藝術中心、隴西世界李氏文化中心(鞏昌府城)、臨洮馬家窯研究展示中心以及渭河文化長廊、長征長城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定西段)等項目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一批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加快“大美定西文化旅游經濟圈”建設,持續辦好通渭書畫文化藝術節等重點節會和花兒原上鄉村馬拉松等品牌體育賽事,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全力打造文化興、生態美、百姓富的隴中特色文化強市。
甘肅旅游概況
甘肅,簡稱“甘”或“隴”,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蘭州市。位于中國西北地區,東通陜西,西達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寧夏、內蒙古,西北端與蒙古接壤。介于北緯32°11′—42°57′,東經92°13′—108°46′之間,總面積42.58萬平方千米。
甘肅地形呈狹長狀,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為群山峻嶺所環抱,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甘肅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氣候類型從南向北包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四大類型。
|定制你的專屬旅行